一個企業家致力公益的策略實踐,一群冒險家尋航未來的串聯實現
EN
多元美學
舉例無法證明,系統思考才是參與之道: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車
向下閱讀
「投入偏鄉」幾乎是社會服務的顯學,但何謂投入?其頻率與數量為何?甚至何謂偏鄉?地點的深入與涵蓋範疇又為何?因此若不是抱持拋磚引玉亦或是沽名釣譽的態度,這承諾將是重中之重。

紙風車卡車藝術工程設計之初,針對展開的舞台大小高度做過推估,較適的觀眾容量為1000人,即使能對應上八成的台灣村落人口結構,宣稱要讓藝術直達末梢就略為矯情,最直接衝擊的其實正是物流專業最常面對「最後一哩路」的問題,但這樣的懸念在接觸《3D台灣》紀錄片的曲全立導演後則迎刃而解。
 


2013年曲全立導演的《3D台灣》與李安導演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一同獲得好萊塢國際3D大獎Creative Arts Award,2014年導演自行打造了一台3D行動電影車,想讓不分城鄉的孩子都能體驗到3D影像的奇幻世界,並推出「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車」計畫預計巡迴全台所有小學。在了解方案後我們發現了當時3D螢幕的規模限制,每次到校巡演大約只能容納不超過200人觀看,就以這樣規模的國小全台大約1200所,比起紙風車卡車藝術工程,「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車」更能深入末稍,而且沒有違反無論有多偏遠,既要送禮一定要送最好的原則。


「『想當年當兵跑五千⋯⋯』是男人常提起的榮耀,只是很少人會追問:那你服役期間到底跑了幾次?舉例不足以證明!對於『深入偏鄉最末梢』這件事,我們是很嚴格在自我檢視。 」

 

至於為什麼是200人以下學校?這有兩個原因:其一是,因為規模較大的學校若只限200人觀賞,校方勢必篩選,不符合藝術平權的精神,因為我們希望所有孩子都有相同機會。其二則是,將「紙風車卡車藝術工程」與「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車」其是全面而系統化下的兩個互補方案,將更有效率處理達成藝術巡演普及性問題,而這跟物流業依據車體運量,分流配送有著相同邏輯。

幾年下來在台灣持續且具規模的藝術下鄉巡迴,仍只有紙風車劇團與曲全立導演團隊,在沒有其他後進加入的情形下他們仍不斷自我挑戰,改裝車體提升設備甚至打造新車,而RC無論是否仍在物流業,對於服務的深廣度與流程管理的精進,仍是以最挑剔但最靠近的伙伴,自我期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