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企業家致力公益的策略實踐,一群冒險家尋航未來的串聯實現
EN
實驗教育
做不到全台複製,那就成為「精舍」:五味屋
向下閱讀
「一個充滿關係,不是塞滿東西的二手舖子」五味屋已是花蓮地區知名的公益景點,運用了閒置空間打造了孩子生活、學習的庇護所,孩子就是店鋪老闆,從募集、整理、銷售⋯⋯整個過程都是很好的學習素材。
因為「愛的書庫」開始了對偏鄉教育議題的關注,與五味屋便是在這樣的機緣下認識,初始,五味屋提出「從西岸到後山花東的運費較高,是否能提供優惠的價格,給予願意捐贈二手物資給五味屋的朋友?」支持公益當然沒有問題,但我們更擔心過程瞎忙一場,只是將西部不要的送到東部丟掉。而五味屋也回應,真正能上架販售或交換的商品大約三成。

 

願意公益合作但必須提升送貨品良率,因此如何溝通捐贈端多以送禮情境代替環保概念,其此鼓勵由組織發起捐贈活動,以集體意識彼此提醒約束,送出的東西品質整齊,如此一來,五味屋收到的物資良率提升,孩子理貨的疑慮也降低,而在這樣條件下我們當然共益參與,提供優惠的運價。

 「一個價值不斐但少了一個插頭的檯燈,到底值多少?」

收到贈與的貨品與二手物品後,五味屋的經營模式也很創新,所有營運管理、倉儲陳列、定價銷售都交給孩子。「這好東西他為何不要?」「他為何送我們壞掉的東西?」「上網查莫內的畫都好貴,這杯子印有他的畫應該很貴!」貨品扮演的是偏鄉通往外面世界的橋樑。工作付出可獲得點數,用以累積換取店內他喜歡的貨品,以「勞而有獲」取代受贈者被弱化的角色。倘若正規教育有所不足,那另類教育不能安於快樂學習而要找出方法,因為孩子們終將走進社會,面對競爭。

 

偏鄉孩子面臨多是複合性的問題,而家庭失能與經濟弱勢為兩個重要軸線,五味屋不以課後安親照顧型態而選擇商店經營,務實面對家庭生計的根本問題,讓「到五味屋學習賺錢」成為孩子離家的正當理由,一個空間同時擁有了學校、家庭未竟的功能,成為孩子們相對安全的庇護空間。五味屋面對問題的解法從不是靠著指責與審判一方,或是期待遠方專業的救援,而是用一個柴米油鹽融入的陪伴,延伸自己連接甚至拖住雙方。

 「我們做的是『教育手工業』。在『量產』的生產鏈中,才有『瑕疵品』的概念,俗世標籤在孩子身上的『瑕疵』,在做手工業的人眼中,變得獨特而珍貴。」—— 顧瑜君

五味屋再次提出需求是希望能獲得一個理貨整修與倉儲的空間,不過本業是物流的我們關心的向來是「流量」而非「存量」,於是我們又有了新的營運對話,首先彼此都有共識,相信所有捐贈者一定希望物品被使用而非被倉儲,因此五味屋必需規劃完整流程,收到的東西在五味屋最多停留月數,若未能售出則需轉捐花東其他機構,絕不能為了不捨而不斷增加倉儲空間,期待五味屋能進一步成為花東地區的公益物資轉運中心。

 

進一步探索五味屋張秀菊基金會